不,你错了,荀德华是书香门第,从很早之前,他家族的人都入朝为官,进入纵横书院求学过,说是桃李满天下,也毫不为过,而荀家有祖训,官至三品需致仕,辞去一切官身,要么赋闲在家,要么去纵横书院任教,总之,就是到了三品之后,就辞官回家,每一代的荀家人都是如此,从无例外。
荀德华也是如此,他在年仅四十五岁的时候,就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,妥妥的正三品的官职,可是,在其上任不到一年,他就突然上书致仕,说是身体有恙,恐难胜任,选择辞官归隐。
对于荀家那特殊的家规,历代皇帝都是知道的,虽然皇帝也曾经挽留过,但是,荀德华还是选择了致仕,无奈之下,皇帝只好应允。
荀德华致仕之后,先是回到了洛洲老家,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给蒙童启蒙,但是,很快白鹿书院的人就找上门来,让其到白鹿书院任教。
白鹿书院是儒家建立在洛洲的书院,历代的院长都是从纵横书院的一代大儒,而荀德华能够在四十来岁的年纪,就官至三品,其才华可想而知。
荀德华在思索一番之后,也就欣然答应了,进入了白鹿书院,成为了一名正儿八经的教书先生。
因为当过官,还在纵横书院待过,荀德华的见识很强,阅历十分的丰富,讲课授业也十分的风趣,导致很多学子都很喜欢这位荀先生。
荀德华在进入白鹿书院之后,教授了不少学子,也给朝廷培养了不少人才。
当初,炎高帝在得知荀德华辞官之后,居然去白鹿书院教书,他还十分的生气,曾经想要下旨苛责一番,但是,自从荀德华去了白鹿书院之后,每年金榜题名的学子当中,白鹿书院的学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,这让炎高帝还是很欣慰的,而对荀德华的苛责之事就此不了了之了。
荀德华在白鹿书院任教十七年,近二十年的时间,给朝廷输送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,当然,也给纵横书院送去了不少读书种子。
到了洛洲,你可以不知道刺史大人是谁,但是,你肯定听说过荀先生的名号,如果你连这个都不知道,你就不是大炎人。
可能
是年纪了,精力不济,也可能是教书教乏了,荀德华在六十岁之后,就很少在给学子授课,而是喜欢负笈游学,说是负笈游学,其实他也不可能真的背着一个书箱满天下跑,他也只是带着一两个学生,在洛洲、浦洲、汴洲等这些靠近洛洲的地方行走而已。
这一次,他就是带着两个年龄相差很大的两个学生,离开白鹿书院,离开洛洲,来到了汴洲游历。
看书男子姓宁,名致远,少女姓桂,名寒烟,至于那个抱剑男子,是少女的扈从。
宁致远今年三十有二,年龄虽然不大,也不小,却至今没有成家,都说三十而立,可宁致远却至今孑然一身,他二十年前就进入白鹿书院求学,在荀德华在白鹿书院教学之后,他就跟着荀德华,是荀德华最早的一批弟子。
其他的弟子在学业完成之后,就纷纷离开了书院,要么是选择科举,去当官了,要么是改行做了其他的行业,只有宁致远选择一直留在荀德华身边,一边听着荀德华授课解惑,一边照顾荀德华的饮食起居,既是学生,又算半个儿子。
如果荀德华的两个女儿不是早嫁为人妇了,估计,宁致远就要成为荀德华的女婿了,亲上加亲。
宁致远家境不错,人长得虽然不是多么的帅气,做事却十分的稳重,读书有很有天赋,如果去当官,也不会差到哪里去。
不过,宁致远家中的兄弟众多,而他又不是嫡长子,从小因为其母亲的缘故,不是很受家人的待见,收到的重视和资源自然要比其他的兄弟少很多,对此,宁致远也不甚在意,而是专心做学问。
起初,他先是听荀德华授课解惑,后来,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经常在课堂上提问,而荀德华也不介意,每当宁致远提出问题之后,他都会一一解答,能解答的当场解答,不能解答的也会在之后找到答案之后,再进行详细的解答,总之,荀德华不会糊弄学生就是了。
最初的时候,宁致远表现的并不起眼,可是,随着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,屡屡提问,自然引起了荀德华的注意,一来二去,宁致远就从一个普通的学子,变成了荀德华的嫡传弟子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荀德华一年一年的老去,而宁致远一年一年的长大,他从一个学子慢慢的也成为了白鹿书院的一位授课先生,到了后来,荀德华的很多课都是宁致远去教授的,这在白鹿书院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。
不管是那些已经离开白鹿书院的弟子,还是刚刚进入白鹿书院的弟子,在看到荀德华的时候,要么喊一声宁师兄,要么称呼一声宁先生,总之,宁致远在白鹿书院的地位很高,随着这些年荀德华不怎么授课了,他的名声已经隐隐的要超过荀德华了。
荀德华是一个很和善的人,似乎读书人就是这样,不管心性如何,至少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是这样。
荀德华每年离开白鹿书院游历的时候,身边总会带着宁致远,当然,还有其他的一些弟子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其他的学子换了一个又一个,可是宁致远却始终跟着荀德华,真的是铁打的宁师兄,流水的小师弟。
少女桂寒烟是洛洲城本地一家名门之后,其父母都是儒家弟子,也曾经是白鹿书院的教书先生,可惜,到了她这一代,只有这么一个女儿。
之前,白鹿书院是不收女学生的,其实,不只是白鹿书院不收女学生,其他的书院也不收,唯一收女学生的也只有纵横书院,一般女子想要识文断字,只能请教书先生到家里进行授课。
桂寒烟情况特殊,她从小就在白鹿书院长大,虽然白鹿书院不收女学生,可是,在其父亲去世之后,荀德华知道之后,就将其收为了学生,唯一一个女学生。
桂寒烟性格恬静,这可能跟她的家教有关,此女天资聪慧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尤其是在茶道上,很有造诣。
在白鹿书院的后山,也就是荀德华的住所所在的附近,有一小片茶园,这都是桂寒烟亲手栽植,亲手搭理的结果,茶园不大,不到一亩地,每年的茶叶不多,自然显得格外的珍贵,每年待到茶叶出来的时候,都有不少先生前来求茶,而桂寒烟也不小气,每个人都会送一些,只是不多而已,毕竟,茶叶就那么点儿,而好茶叶,尤其是头到茶更是少得可怜。
如果说茶树少,茶叶稀罕,那桂寒烟在茶道上的造诣,也是很多人羡慕不已的,而能喝到桂寒烟亲自煮的茶,那在白鹿书院可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。
不过,少女很少煮茶,偶尔煮茶,也是在闲暇之余,无意为之,毕竟,她平时也很忙的,每一个被称之为才子才女的人,都不是靠天赋吃饭的,而是靠着辛勤努力成就的,桂寒烟也不例外。
这一次,荀德华出门游历,除了带上了铁打的大师兄宁致远之外,还带上了唯一的女弟子。
一方面是带着桂寒烟出门长长见识,毕竟,在这个时代,交通不便,阶级分明,不是所有女子都可以像徐诗芷她们那样,随便出远门的。
另一方面,自然是嘴馋桂寒烟的茶叶了。
今年不知为何,后山的茶树产茶不多,桂寒烟为此费了不少心神,也没有弄到多少,自然也没有送人,包括她这个老师。
自从收了这小丫头为弟子之后,荀德华的嘴也被养刁了,习惯了喝学生煮的茶,别的喝不惯,这次出门就带上她一起来了。
他们之所以来到原阳县,入住百丈客栈,还是因为少女。
百丈客栈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桂树了,而少女也姓桂,自然要来这里下榻了,至于他们为何要来原阳县,还得从宁致远手里的书说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