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利用人造黑洞的能源,我们还是得从黑洞巨大的引力场质量与能量发生转换,或者霍金辐射的角度入手。王耀大胆地想象道,如果我们可以制造一个像电池一样的微型黑洞,那该多好。
早在21世纪初,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教就曾经表示过:如果黑洞的大小合适,其能量是可以被人类所利用的。人类能够利用迷你黑洞为地球的电力供应提供能量。例如,可能存在和一座山质量相仿的的迷你黑洞。这样一个大小的黑洞,它所释放出的x射线和咖玛射线的速率在1000万兆瓦,足可以为全世界的电力供应提供强大的保障。
但是,要想高效利用黑洞能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。不仅需要利用高维空间将微型黑洞锁定屏蔽起来,甚至还要创造一种超乎类想象的黑洞能量源启动关闭系统。
关于黑洞能量运用的科学技术,正是我们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,近些年来,在造物主文明技术的引导下,我们已经累积了不少经验。而且,本次远征的目的也正与相关。原晧宸补充道。
那么,这个项目就由我来带队吧王耀当即表态道。
好对此,原晧宸自然表示赞同,那重元素衰变的研究任务就由唐吉珂德来负责吧。这是一个我们较少接触的领域,但却潜力巨大,加油干吧
那是自然唐吉珂德十分自信地点头回答。
重元素衰变的理论,即通过夸克之间的重组,重元素会迅速衰变成为较轻的元素,在这个衰变过程之中,会有庞大的能量释放出来。原晧宸继续说,建立在大一统理论4种基本力的相互转换技术的基础上,我们可以削弱质子和中子里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,并增强电磁力,以尝试将重元素的原子核拆解开来,变成游离的夸克。
随后,通过增强强相互作用力,削弱电磁力,从而迅速让游离的夸克重新组合在一起,猛烈碰撞结合成新的质子和中子,然后组合出较轻的元素。在这一过程中,必定会有大量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变成了光子,或者中微子释放出来
我们推断,这种级别的衰变,其能量转化效率,至少是核聚变反应的10~20倍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反应和黑洞引擎一样,不挑燃料在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的同时,我们又多了一个垃圾处理厂哈哈~
唐吉珂德爽朗地笑了起来,看得出来,他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
如果元素衰变技术得以实现,便意味着,即使是在四维空间航行过程中,远征军随意捕获一块小行星,就可以用它的材料来当做能源。而且,因为元素衰变的特性,重元素经过一步步循环衰变之后,最后残存下来的氢气仍然可以用作燃料使用。
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,重元素衰变的能量转化效率还会变得更高众人有些期待地说。
抓紧行动吧我们可不能纸上谈兵,无论是黑洞能源,还是重元素衰变,我们都必须尽快解决理论难题,然后才有可能转化为实际的工业应用。希望这些技术能够在近一百年内得以大规模的应用。原晧宸环视众人,最后总结道。
不管在哪里看到这本书,都请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免费票,多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