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8.飞龙骑脸怎么输(1 / 2)

大禹是从帝舜手中夺得的人皇之位,对此,帝舜自然不是那么的心甘情愿。

只是,因为大禹在人族的声望实在是太高,所以帝舜也只能隐忍下来,任由大禹将他软禁。

可惜的是,大禹死的实在是太早了。

帝舜在大禹生前不敢有什么动作,现在大禹死了,他就没那么多顾忌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肯定不愿意看到人皇之位顺利的落到启的手中。

不过,当初帝舜禅位给大禹,帝舜知道自己是被强迫的,但是别人可不知道,因此,从表面上看,就是帝舜把人皇之位禅让给了更加贤能的大禹,因此,帝舜自己想要再出来争这个人皇之位已经不可能了,他只能想办法选择一个人选,并且帮助他和启争夺人皇之位。

虽然帝舜在人族的声望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如大禹,但是作为曾经的人皇,他在暗地里还是掌控着一股不弱的力量的。

他相信,知道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,再加上他的支持,就一定可以击败启。

诚然,这对于帝舜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,但是只要不让人皇之位继续落到大禹的后人手中,帝舜就心满意足的。

至于这个合适的人选,最后帝舜选择了伯益。

伯益是大禹的臣子。

当初在大禹治水的时候,伯益就一直追随着大禹,后来大禹成为了人皇,伯益更是成为了大禹手下最得力的助手,在大禹忙于铸造禹王九鼎,构建九州结界的情况下,人族绝大多数的政务都是伯益协助大禹处理的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当大禹早亡的时候,很多人甚至都觉得大禹可能会把人皇之位禅让给伯益。

不过大禹最后还是选择把人皇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。

对于这种结果,大多数人都表示能够理解。

毕竟,启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。

虽然启没有像伯益那样资历深厚,劳苦功高,但是其终归是大禹的儿子。

就算是大禹这般伟大的人,终归还是会有些许的私心的。

然而在帝舜看来,本来唾手可得的人皇之位就这么失去了,伯益就算表面上不说,心里肯定也会有所不满的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他在伯益耳边稍微的煽动一下,伯益就极有可能会想要从启手中夺回失去的人皇之位。

所以帝舜就这么做了。

而事实上,伯益也确实被说动了。

要知道,人族自古以来,禅让贤能一直都是人皇之位传承的主流。

不管是伏羲禅位于神农,还是神农禅位于轩辕,又或者是后来的少昊禅位于颛顼,颛顼禅位于帝喾,帝挚禅位于帝尧,乃至于最近的帝尧禅位于帝舜,帝舜禅位于大禹都是遵从着这个潜规则。

在这漫长的人族历史中,唯一出现例外的也就只有轩辕禅位于少昊,以及帝喾禅位于帝挚这两次算是父死子继,但就算是这两次,不管是少昊还是帝挚其实才能都很出众,因此即使是父死子继,也不能说不算禅让贤能。

因此,在伯益看来,大禹在死后也该传位于贤能之人。

而放眼人族,除了大禹这位人皇之外,能称得上大贤的人,自然就是他伯益了。

作为大禹身边的老臣,伯益可以说是劳苦功高,而且又身居高位,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很合适。

所以,当大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,极有可能英年早逝的时候,伯益内心虽然悲伤于天妒英才,以至于大禹这样一位雄主居然这么早就要离开人世,但是同时也是隐隐有着几分难以察觉的喜悦的。

大禹早亡,人族当中没有其他声望能与他抗衡的人,而大禹的儿子启也没有足够的资历,这样一看,只要大禹死了,人皇之位可以说妥妥的就是他的。

但是,让伯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大禹在临终之前居然真的就把人皇之位传给了启,甚至由于大禹长久以来的威望,人族上下都没有一个人反对的!

话说回来,到底是传位给伯益,还是传位给启,这对大禹来说其实没有一点选择难度。

因为早年先是忙于治水,后来又为了向尧舜复仇,大禹基本上没有尽到身为一个丈夫和身为一个父亲的责任,这让他对女娇和启都是充满了内疚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启不是那种昏庸无能之人,大禹就肯定会把人皇之位传给他的。

但这就让伯益很是不满了,只是出于对大禹长久以来的敬重,他才没有表现出来罢了。

现在,帝舜突然跑到伯益耳边说他才是最适合成为人皇的人,说实话,伯益确实心动了。

他敬重大禹,却不怎么看得起启。

在他看来,启跟他相比一无是处,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大禹儿子的这个身份。

这样的启,如何能带领人族继续走下去?

因此,在帝舜的鼓动下,伯益说服了自己,他只是为了人族的未来,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。

就这样,伯益在帝舜的帮助下暗中串联了一些人,并且联合了有扈氏,起兵反启。

有扈氏是人族内部一个强大的部落,这个部落的思想极为的顽固,一直坚持着人族很多古老的传统。

当初在大禹从帝舜手中夺得了人皇之位的时候,有扈氏就反对过大禹,双方甚至发生了战争。

不过大禹治水的功绩实在太大,再加上大禹在成为人皇之后的种种表现,有扈氏最后还是承认了大禹这位人皇。

现在,大禹传位给了启,伯益也是很轻易的就说动了有扈氏站在他这一边。

就这样,伯益和有扈氏同时起兵反启,一时之间,因为伯益的声望,人族各地也是应者云集,声势浩大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人都觉得启大概是要失去人皇之位了。

然而,所有人都小看了启。

或者说,他们小看了大禹。

身为一位雄主,而且是经历过各种苦难的人,大禹在传位给启的时候,又怎么会考虑不到被他囚禁的帝舜以及他的左帮右臂伯益?

他之所以留着帝舜和伯益,只是为了磨炼启罢了。

换而言之,帝舜和伯益就是大禹给启留下的磨刀石。

除此之外,对于伯益,大禹还是怀着几分惜才的念头。

他觉得如果启可以收服伯益,也不失为一大臂助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大禹肯定是早已给启留下了后手,留下了足以应对帝舜和伯益的力量。

因此,当伯益联合有扈氏发动叛乱,声势显得十分浩大的时候,启这边也很快就有了应对。
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